地址:昆明市人民中路巨龙大厦14楼
电话:0871-65527029 18987162475
官方QQ:2891491953

教育部日前(10日)发布《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》,着力克服普通高中办学中“唯分数、唯升学”倾向,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,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。
《评价指南》从办学方向、课程教学、教师发展、学校管理、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,细化了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。要求各地依据所辖县数、学校数和工作需要,以3—5年为周期,实现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全覆盖。
《评价指南》中明确提出,要严控考试次数,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,严禁法定节假日、寒暑假补课,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结果之一,不给年级、班级、教师下达升学指标,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背开挂钩,不公布、不宣传、不炒作高考“状元”和升学率。
1月10号发布的这个文件全称是《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》:
其中规范学校教学实施过程中这样说:
在规范办学行为中提出:正确处理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关系:
划重点:
1、高中也不能公布成绩和排名!
2、严禁高中节假日寒暑假补课或变相补课!
3、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之一....
01
具体情况具体看待,该拼还得拼?
关于“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结课备考、严禁法定节假日补课”等问题,网上很多同学进行了讨论。
网友A:
等不到高三上学期,我们都是高二结束所有新课,高三开始总复习。
网友B:
十八线小城市,别说市里面了,就算是县里的高中,只要不是完全放羊的班级,都不至于高三才开始学高三的东西
网友C:
这个政策看似解决了学生学习压力大,学习进度不合理的问题,但在高考竞争性、功利性不变的的前提下,看似轻松的调整,只会增加学生和家长的烦恼和焦虑。
网友D:
现在很多学校都“自愿补课”,模仿衡水“变态式”的教学模式,虽然过程艰辛,但是起码结果看起来好一点。
新政策会带来新变化,但网上部分同学以为,在这个“内卷”时代,还是得拼。
2021年高考中,北京的一本上线率达42.75%,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也排在前列,可见在一线城市享受的教育资源、录取政策是不一样的,与二三线城市差距很大。而2022年参考高考的人数也将破千万,竞争也在变大,高考就在那里,现状是你不拼别人拼。
02
为什么禁止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?
根据部分家长反馈,家长对考试的态度要取决于孩子的成绩,孩子学习好的家长不反对公布成绩,反而希望能公布,自己脸上有光还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,但是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就不这样想了。
部分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家长不希望排名公布,特别是在家长群里,会让他们觉得很尴尬,其他家长和学生的讨论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,有的家长为了下次排名好看点逼着孩子学习,增加学生的精神压力。
而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,在家众星捧月,没遭受过挫折,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,抗挫能力却很弱,曾有学生因为在公开的成绩排名中倒数而想不开自杀。
为了让家长不尴尬,让学生轻松且安全,就有了不能公布成绩、不能排名的要求,老师也很无奈,其实大部分家长还是想知道孩子成绩的,老师就要挨个回复,那家长都是怎么想的呢?
03
家长意见不同,老师工作难做
关于考试成绩到底要不要公布争议性很大,家长想法各异,老师怎么做都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,主要可以分为三种。
第一种是希望公开成绩的,这不全是优生家长,很多差生家长也希望考试后跟以前一样公开成绩,并对学生进行排名,因为学习就是一直存在竞争的,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,如果不公布,表面上似乎是在“反内卷”,实际到了高考时只会发现自己是“掩耳盗铃”。
学习好与不好都要对成绩心里有数,学习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,学生的心理不能太脆弱。
第二种是支持不公开成绩的家长,有的家长不想孩子太辛苦,而公布成绩会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压力,学生只要努力了就好,结果不重要,这部分家长觉得公布成绩伤孩子自尊心,可能对学习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。
第三种是赞同不公布成绩也不排名的家长,但是必须要知道孩子的考试情况,就是说家长私聊问老师,老师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依旧在班级里的位置告诉家长。
你的学校会公布成绩吗?
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?